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,基于郭守敬望远镜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,我国天文学家发现,目前已知最早的银河系薄盘恒星年龄约为95亿年。这为深刻认识银河系薄盘的早期形成演化历史,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英国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》。
天文学家普遍认为,银河系主要的特征结构包括中心核球、银盘和银晕。其中,银盘又包括厚盘和薄盘,厚盘恒星先于薄盘恒星形成,即薄盘比厚盘更为年轻。薄盘的形成是过去约80亿年间在银河系发生的非常重要的事件。
那么,薄盘和厚盘形成时到底发生了什么?最早的薄盘恒星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?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,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获取精确的银盘恒星年龄样本。”论文第一作者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武雅倩说。
星震学被认为是目前获取恒星年龄最准确的方式之一。由于红巨星的亮度相对较高,天文学家一般会用这些分布在银盘上的红巨星作为探针,追踪到银盘更远处。
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精确测定了5306颗红巨星的年龄。在此基础上,研究人员又用化学方法区分了薄盘和厚盘的恒星,并系统地研究了银盘薄盘恒星年龄的分布,发现其中最古老薄盘星的年龄约为95亿年。
“这个结果与银盘‘双内落’模型的理论预期较为一致;同时,在此时间内,银河系厚盘仍在形成恒星,这表明银河系薄盘和厚盘恒星的形成存在一个共同的时间窗口。”武雅倩解释。
此外,这项研究还发现,第一批薄盘星的金属丰度分布以及空间分布较为广泛,这表明薄盘恒星中的内盘和外盘恒星可能同时形成。(记者 陆成宽)
1、“国际在线”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。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,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独家负责“国际在线”网站的市场经营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国际在线”的所有信息内容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。
3、“国际在线”自有版权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“国际在线专稿”、“国际在线消息”、“国际在线XX消息”“国际在线报道”“国际在线XX报道”等信息内容,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)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。
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,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不得超范围使用,使用时应注明“来源:国际在线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、媒体、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、使用“国际在线”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。否则,国广国际在线网络(北京)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,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(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、诉讼费、差旅费、公证费等)全部由侵权方承担。
4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国际在线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丰富网络文化,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5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,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。